当前位置:学林网-咸林中医网 - 中医信息 - 培训 - 【名医名方】:疏肝活血通络方

【名医名方】:疏肝活血通络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人:学林网      发稿日期:2025-07-26


邹如政,男,1963年出生,湖北武汉人。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主任医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长从肝论治不育不孕症、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以及辅助生殖调理等。主持和参与完成省、市科研课题20项,获得省市科技奖励10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及参编《男科疾病中西医诊疗方略》《中国妇科秘方全书》等著作10部。


组成:橘核15g,川楝子9g,赤芍15g,桃仁10g,延胡索15g,鸡血藤15g,王不留行12g,夏枯草15g,浙贝母15g,鳖甲10g,黄柏10g,苍术9g,地龙6g,川牛膝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服药期间禁烟酒,少食辛辣、油腻之品。


功效:疏肝活血,通络消瘤。


主治:筋瘤,即现代医学中的轻、中度精索静脉曲张属肝郁血瘀者。精索静脉曲张多见于中青年男性,轻度一般无明显症状,病情较重者常有患侧阴囊肿大、坠胀或隐痛,久站久行加重。舌偏暗苔薄白,脉弦细。


方解: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的静脉蔓状丛因各种因素引起回流不畅或静脉瓣关闭不全导致静脉回流,使局部静脉异常扩张、伸长和迂曲的渐进性疾病。近年来发现,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病因之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医没有精索静脉曲张病名,将其归属于“筋瘤”“筋疝”等范畴。肝郁气滞、血瘀阻络是精索静脉曲张的主要病机特点。《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肝主疏泄、主筋,中青年人群由于工作压力大,情志不遂,肝失疏泄,加之久站久立,筋脉受损,日久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停滞,脉络阻塞,经脉失养。故《医林改错》云:“青筋暴露,非筋也,现于皮肤者,血管也,血管青者,内有瘀血。”治当疏肝活血、通络消瘤。


方中橘核、赤芍疏肝活血为君药;川楝子、延胡索助柴胡行气止痛,桃仁、王不留行、鸡血藤、地龙助赤芍化瘀通络,夏枯草、浙贝母、鳖甲软坚散结,共为臣药;佐以黄柏、苍术祛湿清热,川牛膝引血下行直达宗筋。诸药共奏疏肝活血、通络消瘤之功,用于治疗肝郁血瘀所致轻中度精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显著。


加减:胀痛甚者加柴胡、乌药、小茴香等;腰膝酸软者加杜仲、桑寄生、狗脊等;血瘀重者加水蛭、红花、川芎等;有湿热者加龙胆、薏苡仁、皂角刺等;有肾虚者加制附片、山茱萸、枸杞子等。(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 李玉婷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除非来源注明学林网,否则内容均为网络转载及整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出,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